中美認知差距終成難以彌補裂痕?

2019-05-31
作者 Junko Yoshida,EE Times國際首席特派記者

在對於目前中美貿易關係的理解上,美國與中國的想法各異,甚至是有衝突的;他們相互指責對方不公平對待自己的國家、經濟與人民。

中美緊張情勢在短短數週內迅速升高,而結果是兩個國家領導人的「各自表述」──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呼籲人民展開「新長征」,意味著忍受艱難與匱乏以待未來的勝利(編按:關於中國共產黨的「長征」歷史典故,請參考維基百科);在美國,總統川普(Trump)因為經濟問題而發動這場貿易戰,現在卻將爭端視為國家安全議題。

這種「各自表述」必然會影響兩國人民看待對方的方式;我們說出口的話很重要,而且無可避免地會決定我們是誰。而如果忽視中國與美國之間迅速拉大的認知差距,恐怕會導致無人能承擔的後果。

「愛國稅」?

幾天前筆者針對中美貿易戰請深圳的EE Times China同事發表看法,分享他們在中國本地感受到的輿論情緒。可理解的,我們的同事指出有部份中國當地的微信公眾號媒體或是所謂「網紅」,出現類似「煽動民族情感」的行為;還有現在購買華為手機被視為是「繳愛國稅」,同時蘋果(Apple)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於今年第一季減少了30%。

這並不令人驚訝,中國民眾的反應合乎我的預期;但在電子產業領域,反美的言論卻出乎意料之外地節制。

根據EE Times China同事的說法,中國的電子產業領導級人士,包括華為的任正非,「仍然非常冷靜務實;」而非訴諸民粹主義。任正非在接受媒體公開訪問時感謝所有美國供應商過去的支持,而且表示他希望能在一個公平的環境競爭;他還譴責「用華為產品就是愛國」的想法,甚至說他為家人買Apple的iPad。(任正非接受中國媒體聯訪的內容請參考此連結)

中國「備胎」積極轉正

而今日中國電子產業的動力,是由當地晶片供應商所主導、要將眼前危機化為轉機之決心;他們被激勵了。當眾多全球科技業者宣佈依循美國商務部的規定,停止與中國(華為)之間的交易,中國廠商認為這是一個成為華為替代供應商──或者說「B計畫」──的千載難逢機會。在中國,那些第二供應來源被稱為「備胎」。

就算是目前沒有符合華為品質標準之正確零組件,那些「備胎」也積極想升級自己的技術。我們的EE Times China同事表示,他們曾與數家「備胎」供應商洽談,證實華為已經接觸過這些業者;「華為給他們非常嚴格的檢驗標準,甚至是嚴苛程度高於美國供應商的標準。」

簡而言之,儘管華為在今日看來遭遇了重大打擊,以及美國保護主義的勝利,可能不會長久。在中國這樣一個會訂定五年或十年經濟計畫的國家,其電子產業已經習慣長期作戰。至於美國,財報數字決定一切,大多數美國人並不知道國家的長期策略是什麼;除了將華為從全球電子供應鏈排除,美國政府是否有振興本土電子產業的計畫?

美國的民主自由形象受損?

因為言論敏感,我們的中國同事避談國家政治議題,但被問到如果中美兩國的衝突持續下去會怎麼樣?他們的回答無爭議性:「人人都需要生存,如果我們不能改變政治情勢,就要適應它。」而我的感覺是,那些中國同事們不太好意思直說,今日的美國已經失去了其扮演民主與言論自由堡壘的信譽。

筆者是在日本出生長大,日本的民眾長期以來不只是推崇美國產品,也尊敬美國所代表的觀念;日本人認為美國是一個法制化的國家,還有在過去數十年來對世界所傳播的善意與慷慨。但現在當我回祖國探親,或是造訪世界其他地方,都清楚看到人們對美國的信仰迅速消失。

當我與一位中國同事討論貿易戰議題,他的疑問是:如果美國電子產業界不贊同政府的貿易政策,他們為什麼不說話?

畢竟美國不是中國…而當仁不讓的勇氣到哪去了?中國人居然問,美國公民為何不允許公開為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發聲?我的中國同事說:「我很好奇,為何美國的IC業者們不團結在一起尋求正義、保護自己的利益?」

美國那種隨心所欲的風格似乎進入冬眠狀態。今日美國社會的規範更接近相互不信任,有時候甚至陷入公開的敵意;大多數人就是對影響每個人生活與未來的政策問題保持沉默。對於美國與中國在思想、人才以及技術方面的健康交流出現停滯的事實,沒有人感到焦慮。

如加拿大滑鐵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和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的資深研究員Dieter Ernst所言:「美國曾經無敵的『軟實力』形象已經受到很大損壞。」

Ernst在先前接受EE Times採訪時,分享他在中國考察AI產業的心得,指出:「無一例外,所有受訪者都非常擔憂目前美中IT價值鏈的逐漸『脫鉤』,可能會擾亂他們對核心零組件與支援服務的安全取得。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憂慮是,美國針對中國學生、工程師與公司管理人員,還有中國研究機構成員的簽證限制越來越多。」

而他還特別提到,他訪察的對象「都明顯被美國政策公告中使用的侵略性語言傷害;」那種深刻失望在他與中國頂尖大學的學生談話之間可以明顯感受到。

為何美國覺得受中國屈待?

我想筆者已經清楚描述了中國對美國的看法,但任何衝突都有兩面。舉例來說,很多EE Times的讀者強調,中國竊取IP的行為是美國懲罰中國的主要原因。

曾任EE Times編輯的Ron Wilson最近針對Ernst接受我們的採訪,寫信回應他:「你提到與中國多家無晶圓廠業者的人談話,以及他們覺得被美國背叛的感受;我想知道,他們是否也感覺到這裡也同樣有遭到背叛的感覺?許多美國企業高層與工程師覺得,他們的開放以及信任只被當成了免費的IP來源。」

Wilson想問,這是否是因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完全誤解對方對基本規則上的解釋,以至於彼此都覺得被欺騙。無論是中國政府或是華為的公開言論,都沒有提到任何關於竊取IP的議題,這似乎支持了Wilson的理論──在中國的敘述中,IP竊盜從未發生過。

而Wilson最敏銳的觀察在於他的這個問題:「過去流行於美國半導體產業之健康、協作的競爭觀念發生了什麼事?」毫無疑問,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敵意──或者說是明顯的認知差距──對全球電子產業的未來是個威脅:我們還會再並肩工作嗎?

Wilson進一步解釋,在過去,「當然每個人都會保護重要的商業機密,但也會有一種觀念是,在廣泛的競爭前研發(pre-competitive R&D),是應該要透過國際合作來實現;」他指出,美國公司也支持這個觀念,「相信他們至少總是會擁有平等的機會取得成果,並將它們轉化為成功的產品。」

他懷疑,是否因為台積電(TSMC)與三星(Samsung)在這種模式下取得成功,讓美國業者失去了這種自信?或者是「中國公然嘗試透過間諜方法、保護國內市場以及國家補助政策來顛覆那樣的程序,讓美國覺得合作不再有用。」而筆者也懷疑,在工程社群中有多少人目前還會相信那種合作?

Wilson回憶,多年前有一家美國網路設備業者高層告訴他,身為美商,他在沒有國家支持的情況下獨立經營,但他在一個不是與其他業者競爭、而是與政府競爭的市場;「也許那種感覺經過多年發酵終於引發反應,如果是這樣,也許我們看到的結果並非中國的積極產業政策,而是美國缺乏那樣的政策。」

他並不抱持希望:「若是如此,我覺得將導致的結果是無法彌補的裂痕,而付出的代價會遠高過美國政府積極支持本土關鍵產業所需成本。」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A Widening China-US Perception Gap,by Junko Yoshida)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