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華為5G技術是個好主意嗎?

2019-12-09
作者 Joe Hoffman,SAR Insight & Consulting無線技術總監

任正非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訪問時表示,願意將華為的5G專利技術轉讓給其他業者....承接華為5G技術會是個好生意嗎?

在今年9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刊出一篇華為(Huawei)創辦人任正非的訪問,他表示願意將華為的5G專利技術轉讓給其他業者;《經濟學人》認為這是一個在正常情況下有些古怪的想法,但後來又說這是值得考慮的提議。

專利授權與技術交易在科技產業十分常見,但華為所謂的轉讓,是讓取得技術的業者擁有能完全複製該公司蜂巢式解決方案的能力。複製華為的產品線聽起來似乎不是個好主意?以下讓我們來深入分析。

別忘了市場上有這23家電信設備業者

20191209_SAR_NT02P1

全球人口數、蜂巢式通訊用戶數、以及蜂巢式通訊用戶年成長率的變化曲線
(來源:SAR Insight & Consulting)

說行動通訊生態系統已經過了成長高峰期(2000~2010)並不是悲觀的看法,從上圖可見全球人口、蜂巢式通訊用戶以及蜂巢式通訊用戶年成長率的變化曲線;其中全球蜂巢式通訊用戶的成長呈現了經典的S曲線。

上圖的時間點涵蓋了從蜂巢式通訊從1G到5G的演進,隱含了對基礎建設與手機市場的影響──這兩者都從新市場擴張演變成緩慢的替代性銷售,設備業者的機會來自於新技術被導入電信營運商與消費者,例如5G。而如果沒有新技術帶來的商機,生態系統就只能仰賴汰舊換新、密集化(densification)以及人口的成長。

下表列出了全球23家曾參與全球蜂巢式網路佈署的電信基礎設備業者,儘管華為、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三強鼎立,新進者要與現有業者競爭也會是長期抗戰,然而它們彼此之間推動市場理性發展的競爭仍然存在。那些三強以外的業者有大多數退出相關業務、被收購,或者是投入地區性以及小型基地台市場。

20191209_SAR_NT02P2

曾參與全球蜂巢式網路佈署的電信基礎設備業者
(來源:SAR Insight & Consulting)

還有7個可能面臨的商業挑戰

而如果接受華為的「技術轉讓」提案,得考量到以下7個面向的挑戰:

1. 市場。華為的提議主要是針對那些禁止採用華為技術的市場,包括美國以及其部分盟國;而在每一個市場,新公司都會面臨競爭。

2. 專利。華為的轉讓會包括其專利技術,但取得華為技術的公司很快就會收到代表包括高通(Qualcomm)在內的其他業者之智財權律師信函;擁有華為專利並不代表取得任何保護,會需要一些額外的安排。

3. 現場服務。電信業者的保守是眾所周知,它們會看重長期性的持續供應,也包括提供現場服務的團隊。

4. 軟體。如果一家設備業者想避免任何在安全性問題上的指控,得針對華為擁有的數十億行程式碼進行解析與支援;但要了解並維護任何人的軟體會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

5. 對舊有技術的支援。在不久的將來,5G於NSA模式下需要LTE才能運作,而電信業者完全停止4G服務還有很多很多年;近期的4G LTE基地台能以軟體升級,這降低了市場機會也會為新業者提高進入障礙。

6. 商業規模。承接了華為技術的公司能去哪裡競爭?又該如何取得足夠的經濟規模?只看那些禁用華為的市場是不夠的,那對諾基亞或愛立信來說也是不夠。

7. 供應鏈。得先確定華為是否正積極擺脫美國的箝制,這是一個攸關存亡的問題;試想如果承接華為技術的公司需要來自中國(華為)的零組件,但又要把產品賣到禁用那些零件的市場,會發生什麼事?

總而言之,拿別人的東西來用是可行的,但充滿風險;所以也不必期待華為的這個案例會有什麼不同。摩托羅拉(Motorola)在2G時代是領先的基礎設施供應商,但到了3G時代卻陷入窘境,最終也需要去用華為的技術,而被市場認為是準備退出該業務的策略;或許Motorola該借用後來被LG收購的美國老牌電子Zenith的名言:「品質比名稱優先。」

儘管並非不可能,但是無論如何,要在電信市場上打造一家新公司並且執行成功的商業計畫真的很難;所以別指望會很快看到一家真的用了華為技術的、具備完全競爭能力的公司出現。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30 Reasons Why Licensing Huawei 5G Could be a Bad Idea ,by Joe Hoffman;本文作者為市場研究機構Insight & Consulting的無線連結與機器感測技術總監,曾任職於IBM、Motorola與Nokia等公司)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