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不是夢! 懶人經濟萌芽

2016-05-05
作者 安西亞

從2015年德國柏林消費性電子展(IFA)到今年初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智慧家庭(Smart Home)皆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除了眾家電廠商發表各類智慧終端外,服務供應商也推出服務平台及智慧家庭控制中心。這些家電與服務平台透過物聯網(IoT)的概念進一步串聯,不僅讓人們的居家生活更為便利,也衍生出新的「智慧懶人經濟」,讓智慧家庭商機越滾越大。

從2015年德國柏林消費性電子展(IFA)到今年初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智慧家庭(Smart Home)皆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除了眾家電廠商發表各類智慧終端外,服務供應商也推出服務平台及智慧家庭控制中心。這些家電與服務平台透過物聯網(IoT)的概念進一步串聯,不僅讓人們的居家生活更為便利,也衍生出新的「智慧懶人經濟」,讓智慧家庭商機越滾越大。

根據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2014年全球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市場規模已達170億美元,預估未來2年將出現19%的成長。該單位並估計,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將達1,150億美元。IDC則預測,2020年智慧家庭物聯網市場可望達到517.7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20160505 SmartHome NT31P2]
*Strategy Analytics預計,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可望達到1,150億美元,將近12%的家庭(約2.24億戶)中至少安裝一種智慧家庭系統*

懶人經濟強調便利性

「懶人經濟」一詞是由資策會MIC執行ITIS計畫資深產業分析師鍾曉君提出。鍾曉君從2016年CES中觀察到,基於物聯網、雲端運算等技術發展,更智慧、便利、體驗居家設備與應用在CES大舉出籠。例如,居家掃地機器人、智慧門鎖、智慧折衣機(Laundroid)、智慧牙刷、智慧咖啡機,以及今年CES首度出現的冰箱攝影機,讓使用者可以隨時查看冰箱內是否有足夠的蛋、起司等,這些「智慧家電」可望創造「智慧懶人經濟」新商機。

另外,鍾曉君也認為,智慧懶人經濟背後隱藏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machine learning)大數據商機,預期將成為物聯網智慧家庭下一波熱門廠商競逐標的。

針對智慧家庭衍生的新懶人經濟,晶片業者普遍認為要做到相當的便利性,才能真正實現。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資深產品行銷經理楊正廉表示,所謂的智慧懶人經濟目前仍在發展中,惟顯示冰箱內部須購買的材料、自動清掃或是寵物自動餵食,仍只是初步階段。若要真正讓用戶「變成」懶人,節省居家雜務所需花費的時間,用來做其他事情,智慧家庭的家電或控制系統需加入手勢辨識或是語音控制,甚至未來導入人工智慧(AI),才能真正帶給消費者最需要的便利性。

Nordic區域銷售經理陳俊志則認為,智慧家庭應該從消費者日常生活一定會使用或接觸到的應用開始,且具備簡易、可直接連線的特性,諸如門鎖、冷/暖氣控制、照明系統等。未來在手勢、聲音控制之外,還可結合穿戴式裝置,提供人們更高的方便性。

意法半導體技術行銷經理蘇振隆亦持相同看法,目前坊間出現的所謂智慧家電,如自動提醒該買食材的冰箱,多是家電廠為了刺激消費而推出的產品,可說是「說出來的智慧」,與智慧家庭能提供的便利仍有落差。換句話說,智慧家庭帶出來的懶人經濟仍處於起步狀態,還未真正具備規模。

英特爾(Intel)在“Intel Architecting the Future of the Smart Home 2025”調查中發現,智慧家庭與連網家庭(Connect Home)在民眾的認知上仍有差距,且智慧家庭是人們的渴望的「承諾」,有鑑於此,該公司打造了「智慧小家居」(Smart tiny home),進一步探索物聯網應用於家庭生活的可能性。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群表示,連線技術並不僅僅是智慧家庭的一環,更非落實「智慧」的唯一方式,如何從連線到真正的智慧,將是相關業者須思考的重要議題。智慧家庭對半導體或科技產業來說是新的挑戰;同時也是新的市場契機,再者,智慧家庭應用在未來12~18個月勢必會有所轉變,因此透過Smart tiny home,可以進一步思考消費者所需的智慧家庭應用,並進而累積相關經驗,建置真正名符其實的智慧居家生活。

事實上,即使家電加入了各種新功能,滿足使用者所需的便利性後,影響智慧家庭發展的絆腳石仍然存在——共通平台,也就是不同家電廠的硬體與軟體平台間得以互通、連結的標準規範尚未出現。因此現階段單一廠商的產品與服務僅能「自用」,消費者將無法真正感受到智慧家庭帶來的便利,進而啟動「懶人」模式。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群認為,智慧家庭現今仍缺少可以支援現階段及未來產品需求的標準化和系統架構。舉例來說,智慧住宅被廣泛導入新建案,是由於連線技術已變得簡單、產業標準被採納、在實體與數位間的資料安全需求已確保,才得以順利發展。相同的,智慧家庭也需考量這些因素。

高通(Qualcomm)智慧家庭與消費者事業主管Joseph Bousaba總結,消費者看重的是產品簡單明瞭,以及容易安裝與使用,多數人不僅喜歡現今智慧家庭科技的便利性,以及提高生產力的特性,更期盼各家廠商的產品之間完全互通,帶來真正隨裝即用的能力。

不僅如此,除了互通性的標準外,現階段阻礙智慧家庭發展的因素仍然很多。Bousaba舉例,互通性與通訊能力要達到一定水準,就得仰賴裝置採用的無線技術和軟體產業體系。另外,影響智慧家庭市場成長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業者懂得如何對智慧裝置送出的資料進行匯整,並利用這些資料增加營收,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巨量資料(Big Data)開發能吸引消費者的服務和內容。

[20160505 SmartHome NT31P4]
*在今年CES上展出各種專為簡化家中裝置互連而設計的智慧家庭/物聯網產品*

解決互通性問題 物聯網聯盟競相成立

即便智慧家庭現階段尚未出現統一標準,不過面對龐大商機,業者也紛紛祭出新市場策略。如先前Google購併Nest Lab、Nest Lab又收購Dropcam…等。此外,為了解決物聯網或是智慧家庭產業沒有統一標準的現況,包括英特爾、Google、蘋果(Apple)與高通也進一步成立組織協會,推動標準的誕生,除了定義通訊技術外,並試圖解決各家產品與應用服務無法互通的問題。

Bousaba強調,各家廠商產品間的互通性是智慧家庭產業發展其中一項關鍵要素,唯有達到互通,智慧家庭的產業體系方能真正發展,各種誘人的用途才會浮現,從而刺激消費者購買智慧連網裝置以及智慧基礎設施產品。

不過,目前大多數情況是,原始設計製造商(OEM)代工的產品僅能自家裝置互通,無法和其他品牌產品相容。導致使用者還必須用多個程式來操控多部裝置,而各廠商產品的操作方法卻又不盡相同。在標準方面,除了Apple的Homekit以及Google的Weave兩大陣營外,業界還發起多項計畫來解決互通方面的難題,包括Allseen聯盟以及開放互連聯盟(OIC),另外還有最近宣佈成立的開放互連基金會(OCF),其目的是促成產業體系的統合,最少要讓HomeKit和Weave兩大陣營外的產品能統一。

[20160505 SmartHome NT31P3]
*智慧家庭四大聯盟現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製表:安西亞)*

除了上述四大聯盟外,亞馬遜(Amazon)則以不同的方式搶進物聯網、智慧家庭平台。該公司透過Alexa雲端語音控制助理服務(cloud-based virtual assistant),積極與設備商合作,成立基金投資新創設備業者,並鼓勵業者採用Alexa做為居家智慧控制服務中心。而成立於2014年的台灣智慧能源產業協會也在去年發表新一代智慧家庭物聯網通訊標準「TaiSEIA 101」,目標是讓採用此產業通訊標準的各家廠牌包括冷氣、除溼機、電視等15項家電,都能進行互通。

楊正廉則補充,中國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以雲端的方式切入智慧家庭市場,由於中國市場由官方政府所主導,因此中國本地業者也相當有機會自成一氣。

大一統標準端看孰能勝出

為解決智慧家庭最大挑戰——互通性問題,相關聯盟輩出,不過,這樣的戰國時代,是否會影響大一統標準的誕生?蘇振隆表示,雖然目前群雄競起,但對於發展智慧家庭未嘗不是件好事。觀察許多市場的發展軌跡,可發現初期大多有許多業者各自為政,發展至後期端看那些業者確實掌握商機,進一步成為「少數」業者之後,最終標準規範即將隨之成形,估計智慧家庭的發展也會循此模式。

楊正廉亦認為,上述四大聯盟最終由哪個組織掌握市場,智慧家庭標準就會以該聯盟推展的內容與技術為主,而意法半導體目前與四大聯盟皆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不會特別押寶哪一個聯盟作為唯一的合作夥伴。

有業者推測以Google與Apple為首的聯盟勝出機率大;也有認為Thread Group及AllSeen具有市場優勢。陳俊志解釋,即使Apple HomeKit採用封閉式架構,但仍有其好處——相較於開放性系統,封閉式系統較不易被駭客入侵。更重要的是,HomeKit產品僅限Apple裝置才可控制,沒有所謂互通性的問題;若要連接到雲端,使用Apple TV即可,對消費者而言,裝置間可以直接連線,也不須經過複雜的設定,可滿足智慧家庭為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性的發展宗旨。

蘇振隆亦說明,Google擁有廣大的客戶群,加上本身即為服務供應商,有能力透過其現有的服務去推敲並開發符合消費者所需的智慧家庭應用與產品。此外,Google在人工智慧的發展累積相當的經驗與成果,未來智慧家庭導入人工智慧時,相信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應可針對消費者的喜好創造更多價值。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群也就目前聯盟的發展進行說明,Apple HomeKit產品的推出,使消費者在購買連接設備時感到更便利,這對智慧家庭市場來說是好消息。但針對消費者需求的物聯網架構尚未實現,因此,英特爾主導的OIC聯盟的重點是透過和其他業者合作,弄清楚技術細節,並真正讓家庭物聯網生態系統能夠順利運行,另外,英特爾相當鼓勵共享知識的必要性和智慧家庭產業標準的制定,以期達到成為主流的目標。

Bousaba則表示,高通的立場是擁抱與支持物聯網各個層面的產業體系,對於最終使用者與從事開發物聯網產品及服務的業者而言,最理想的是有單一的開放軟體架構與/或參考建置模式,讓裝置與程式能直接相互通訊或透過雲端進行通訊。由於高通認為這是其中一種最佳途徑,能避免物聯網產業山頭林立,因此該公司主導聯盟Allseen,進一步和許多產業體系的領導廠商合作,協助促成產業體系的整合。

利用通訊技術打破互通性問題?

智慧家庭標準規範炒得沸沸揚揚的同時,也有廠商將目光放在通訊技術,並認為透過通訊技術也許可解決互通性問題。意法半導體技術行銷經理莊維燾表示,智慧家庭通訊技術可分為短、中、長程,分別由藍牙/藍牙低功耗(BLE)、Wi-Fi與Sub-1GHz為主流。他並強調,其他技術若想分一杯羹,則成本需相當低、普及度也要高,才有機會。

而以智慧家庭通訊標準為主的聯盟則包括LoRA與SIGFOX為首的兩個單位,而且這兩個聯盟也都各自有擁戴者,亦制定標準協定。目前藍牙可說已打敗眾多競爭對手,成為智慧家庭短距通訊的霸主。

陳俊志認為,藍牙能迅速在智慧家庭短距離通訊領域攻城掠地的主因是,現有的行動裝置幾乎都內建藍牙,因此透過藍牙技術的互連,再加上通訊技術底層支援IPv6,應可解決大多數的互通性問題,唯獨連接到雲端的應用管理平台,仍存在無法互通的難題。

藍牙SIG開發者計畫總監Steve Hegenderfer表示,目前智慧家庭業者各自發展的狀況,導致市場太多分歧,以至於不同廠牌裝置間無法互通,不過,透過藍牙技術將可解決此問題,消費者無須再利用特殊的遙控裝置,就可用智慧型手機來控制家庭的各項家電。

此外,藍牙SIG已開始以BLE為基礎發展網狀網路架構,而這項技術也將讓藍牙在智慧家庭市場站穩腳步。Hegenderfer強調,雖然目前智慧家庭相關聯盟眾多,但身為通訊標準規範之一,藍牙SIG抱持樂觀的態度看待各聯盟的發展,即便藍牙不是解決智慧家庭發展阻礙的萬靈丹,但未來藍牙SIG仍將致力於推展透過藍牙技術,盡力消弭裝置間互通的問題。

解決互通性問題後,智慧家庭的發展可望加速前進。業者也認為,未來包括人工智慧、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手勢及語音辨識,以及穿戴式裝置,都將加入智慧家庭應用,實現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方便性與更多元服務。台灣廠商若要搶攻智慧家庭商機,須了解成本、實用性與便利性是進軍智慧家庭重要關鍵,另外,還需密切注意各聯盟的發展狀況,開發產品時,才能充分掌握市場脈動。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