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著手訂定有助實現5G的蜂巢式網路新標準

2016-05-10
作者 Rick Merritt

工程師們正式著手開發一種連結基地台與資料中心的新標準,可望實現更低成本、更具靈活性的蜂巢式網路,以及新一代的5G功能。

工程師們正式著手開發一種連結基地台與資料中心的新標準,可望實現更低成本、更具靈活性的蜂巢式網路,以及新一代的5G功能;該IEEE1914標準可望讓營運商實現於現場站點佈署數百支天線,並在以低成本伺服器組成的中央集區(central pools)處理訊號。

這種新一代前置網路介面(Next-Generation Fronthaul Interface,NGFI)將採用乙太網路來處理服務品質、同步化(synchronization)以及資料安全性;新IEEE1914標準將有助於協調多個RF串流(stream),因此營運商能佈署大規模的MIMO天線以及雲端無線接取網路(C-RAN)。

IEEE1914將取代目前的通用公共射頻介面(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後者最初是被設計為蜂巢式發射塔頂端的RF單元與底部的基頻處理器之點對點連結;中國移動(China Mobile)首席無線技術科學家易芝玲(Chih-Lin I)在一場近日於美國舉行的5G論壇上表示:「現在我們想把連結拉長到20英哩,延遲與抖動就成為問題。」

新標準是朝向C-RAN發展的廣泛舉措之一部分,這仍是一個打造蜂巢式網路的實驗性方法,中國移動率先嘗試數年之久;在今年稍早,AT&T、Broadcom、Nokia、Intel、SK Telecom與Telecom Italia與中國移動共同成立了IEEE 1914工作小組,並於今年4月首度在美國加州聖荷西(San Jose)舉行會議。

中國移動的易芝玲表示:「很高興看到產業界開始將C-RAN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在四年前,我們幾乎收到來自各方的反對意見;」她表示,該方案旨在透過將任務由以ASIC為基礎的專有系統轉移到伺服器上的C語言程式,來簡化管理營運商流量的工作:「目前我們的硬體就像是塊磚頭,非常堅固卻也太過於死板。」

中國移動已經進行了數個C-RAN的實驗,但尚未嘗試在伺服器上虛擬化實體層網路;對此易芝玲指出:「延遲是最大的挑戰,我們所說的是毫秒(milliseconds)與微秒(microseconds)的差別,在實驗室與位於北京清華大學的測試平台上正緩慢達到目標。」

中國移動正在實驗室測試Xeon伺服器搭配PCI-Express FPGA加速器板卡,處理較低層級的網路工作;該公司預期在首批量產的系統中,採用第三方供應商的ASIC加速器板卡。

[20160510 5G NT02P1]


中國移動的目標是採用新介面連結基地台與伺服器

去年9月,中國移動在上海測試了一座使用128支天線的LTE基地台;現在該基地台已經運用於量產網路,今年並有超過30個安裝計畫。

易芝玲表示,與CPIR相較,C-RAN甚至更適合佈署在密集型體育館與使用小型基地台的室內地點;中國移動正著手展開小型基地台的佈建,今年預計佈署量達到10萬個:「從今年開始,C-RAN將會成為我們的官方首選佈署方案,依據不同的使用情境。」

IEEE1914規格將定義一個以封包為基礎、採用統計多工(statistical multiplexing)的多點對多點互連;而CPIR則是採用分時多工(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及直接IQ採樣,無法支援每座基地台天線增加到數百支的趨勢。

新標準的訂定工作將利用針對在乙太網路納入無線流量、在IEEE P1904.3之下進行定義的標準提案為基礎。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Cellular Link Paves Road to 5G,by Rick Merritt)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