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內部安全系統演進及新世代方案

2016-12-28
作者 Michael Long, ADI智慧建築和智慧城市策略經理

在過去的十年中,住宅和商業建築的客戶需求,已經深入影響了建築物應用之入侵感測器元件的複雜度與用途,以及這些系統解決方案的整個功能...

近年來,消費電子的用戶經驗、新政府立法、以及驅動著系統效率提升的力量,已悄悄地讓建築物安全、或入侵偵測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需求和功能設計目標,產生了顯著的演進,相關的傳統感測器類型、連結、控制介面、和電力供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讓這些到處可見的應用,無論在外觀、感覺、和操作上,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在過去,所謂的入侵偵測系統,大多是指一套由控制面板、門/窗接觸開關、以及一個(或兩個)被動式動作感測器等元件所構成的簡單有線硬體組合,再搭配上極少量的軟體整合及/或操作複雜度。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住宅和商業建築的客戶需求,已經深入影響了這類元件的複雜度與用途,以及這些系統解決方案的整個功能。

[20161228TA01P1]

圖1:傳統侵入偵測系統解決方案的佈置硬體套件。


此一演變最初的推手之一,是全球許多國家政府(特別是在開發中世界以及存在嚴重人口階級鴻溝的國家)的相關新立法。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規定,是在派出緊急服務之前,必須進行第一階威脅確認(first-order threat verification),其原因是在於誤報率的顯著提高和市政資源(警察、消防、EMS)的不當部署。

為了符合這個規定,廠商已採取了兩個相互獨立但相連接的措施。其一是系統開發OEM製造商在硬件加入了新感測器技術,其次則是系統服務供應商藉由人力的加強來提高遠端監控的等級。

以下是這些動作如何表現的例子: 傳統的動作感測器是基於單一或雙像素的被動式紅外線(PIR)感測器元件,其動作原理,是判讀視界(field of view)中的熱特徵(heat signature)改變。雖然PIR在某些情況下相當適用,但其功能僅限於單純偵測出刺激物體(人類、寵物、車輛)的存在,而並無法判斷被偵測到的來源之種類。

為了對偵測到的對象進行區別或分類,就必須追加額外的感測器到該系統。為應對此一需求,並提高系統整體精度、可靠度、和性能,有越來越高比例的安全系統動作感測器節點,加入了影像擷取能力。

PIR感測元件雖仍保留,但在這類較先進的系統結構中,PIR的角色被轉變為一個觸發源,用來喚醒影像擷取子系統,此子系統在擷取到一個或兩個影像畫面後,便將畫面發送到遠端的監測站以便進行確認。

當服務供應商的運作中心收到畫面後,二十四小時輪班待命中的安全人員便需對此影像進行分析,以便確認觸發此警報的刺激源(可能是一威脅或一警報狀態);當完成此確認步驟後,才會進行緊急服務的派遣。

此外,進一步再整合本地處理(local processing),以便做為個別感測器節點中的網路邊緣上,所追加的影像擷取功能之延伸,也是目前進行中的一個方向,藉以實現本地威脅分析和驗證。此額外層次的情報能有助於降低決策延遲,並讓資料傳輸所需的帶寬顯著下降,因為需要被傳送的,只有資料(標誌、中斷與通知)位元(bit),而非資料(多張影像)的位元組(byte)。

建築內部安全解決方案領域中的另一項重大進展,是從有線介面演進到無線介面,這不僅是發生在個別感測器節點與控制面板之間,也包含從整個系統部署到其相關的遠端監控站或運作中心之間。幾十年來,感測器到面板之間的連接,都是利用低電壓串聯接線來完成,最經常用到的,就是常見於許多其他建築控制應用上的RS-485衍生品。這類硬體接線式介面在進行系統安裝時,需要不小的精力和成本。

但隨著具有極低功耗特性的短距離無線技術的出現,一些廠商已將無線系統的版本納入他們的擴大硬體系統產品線中,以實現更簡化也更容易進行的初始部署。

…繼續閱讀請連結EDN Taiwan網站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