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科技部長暢談台灣「大戰略」(下)

2018-05-21
作者 Junko Yoshida, EE Times首席國際特派記者

EE Times在4月中旬有幸與台灣科技部長陳良基先生面對面訪談,這位盡心盡力的部長要讓台灣準備好迎接下一波科技革命,並強調「人才交流」是一個重要關鍵...

接續前文:與科技部長暢談台灣「大戰略」(上)
 

EE Times:台灣在過去將人才送到美國學習的策略證明是成效卓著,那麼現在呢?

陳:科技部從今年開始執行名為「博士創新之星」(Learn, Explore, Aspire, Pioneer,LEAP)的計畫;在這個計畫之下,我們將會送100位具備創新創業企圖心、具備博士學位或特殊事蹟的高階人才,前往美國、法國與以色列等國的企業、新創公司或學研機構進修6~12個月。

日前我們前往美國洛杉磯時就拜訪了當地的新創公司加速器idealab,我們要確定他們有為LEAP計畫的學員預留名額。我認為「人才交流」一直是台灣的動力,至關重要;為了讓明日之星在台灣誕生,我們需要創造機會,讓我們的年輕人能與不同國家的企業建立連結。

EE Times:我看到LEAP計畫的合作國家不只有美國,還有以色列跟法國;為什麼會選擇以色列?

陳:再次強調,我認為多元化很重要;舉例來說,以色列在很多研究領域舉世聞名,例如網路安全技術;科技部最近在特拉維夫(Tel Aviv)設立了辦事處,以色列擅長開發軟體與演算法,台灣則在軟硬體整合方面很拿手,我們也在IT製造方面證明了這一點,以色列相信他們可以借重我們的技能,也非常興奮能與我們合作。

EE Times:那麼法國呢?

陳:我們與法國產業創新生態系統La French Tech已經合作了好一段時間;事實上,去年我們送了三個團隊到巴黎的Station F,計劃今年要將送往該出的團隊增加一倍。(編按:Station F是法國新創公司育成中心,由法國的百萬富豪Xavier Niel創辦,在去年開幕;該中心能容納1,000家新創公司,讓不同背景──包括法國人與外國人──在居住地工作。)

在此同時,科技部在台北成立的新創公司加速器Taiwan Tech Arena將於六月正式開幕,法國的French Tech Taiwan將會進駐;這是為了促進法國與台灣兩地新創公司生態系統的交流。

20180521_MOSTChen_NT02P1

台灣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接受EE Times專訪
(攝影:Judith Cheng, EE Times Taiwan)

供應鏈與創造價值

EE Times:以一般人的角度觀察,台積電是半導體產業龍頭,而在台灣還有很多老牌PC製造商,以及聯發科技(MediaTek)、鴻海(Foxconn)等大廠;除了這些生產IC、電子零組件與子系統的業者,台灣的產業生態系統將如何發展?

陳:台灣人特別擅長識別高科技產業中的價值鏈所在,並找出方法來拓展業務,或是讓業務轉型以創造更多價值。以聯電(UMC)為例,該公司一開始是整合元件製造商(IDM),後來轉型為純晶圓代工業者,將內部的IC設計團隊獨立而催生聯發科技,聯電也藉此擴大業務版圖。

鴻海是另一個例子,該公司是以連接器生產起家,但因為看到電子產業的生態系統不斷成長,就轉型為電子製造服務(EMS)業;而隨著最近收購了夏普(Sharp),鴻海可能正朝向再次拓展業務版圖的道路邁進。台灣公司會像這樣一直透過對供應鏈的了解、發現生態系統中的變化來精進業務,而且會保持足夠的彈性以因應新時代、轉移焦點,特別是當他們意識到能創造更多價值的時候。這是在我們DNA中的本能。

EE Times:台灣的電子產業是如何緊密聯繫?

陳:在台灣因為我們資源有限、沒辦法做所有的事情,我們需要有選擇能力、需要專注;為此企業界、學術界以及非營利公營機構會緊密合作。例如鴻海的董事長郭台銘先生就經常拜訪各大學的實驗室,從學術研究題目尋找新的生意點子,並且透過或許能有利於鴻海業務的專案來贊助教授研究經費。

EE Times:您的意思是說,鴻海把台灣的學術機構當成自家研發單位?

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麼說,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台灣的「小」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人們彼此間的距離很接近;如果你是一個想要改變社會的企業家,台灣是一個很恰當的地方,你的想法與創新會有更高的機會能更快被實現,而且能在社會上有更大的影響力。

技術創新的原動力

EE Times:我這次來台灣是為了參加年度國際車用電子展與汽車零配件展,我在展場上看到很多的汽車骨架與零件、引擎零配件、動力傳動系統、方向燈、剎車、輪胎、輪圈蓋等等,卻沒有看到本地的大型車廠;很難想像台灣是如何提升價值鏈。

陳:我們相信電動車的崛起將會改變台灣的汽車產業面貌,因為電動車輛的核心是電子技術,能讓我們發揮強項。除了電動車,我們也認為台灣可以在生物醫療以及綠能電子等技術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EE Times:就算摩爾定律(Moore’s Law)可能氣數將盡,您認為半導體產業仍將繼續為台灣提供養份?

陳:我相信電子產業仍持續扮演技術創新的原動力。人們現在一直在談人工智慧(AI),若沒有電子技術,AI也不會發揮作用;我們認為電子技術會持續擴大科學應用。

EE Times:我幾天前也見到了鈺創科技(Etron Technology)董事長暨執行長盧超群先生,他一直積極推廣不同技術的「異質整合」,以推動經濟成長;您有聽過他這方面的想法嗎?

陳:當然,盧超群也是我的朋友,我知道他的理論;我們認為在開發新材料方面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以推動更多的創新。我們將利用半導體產業聚落以及供應鏈等基礎,來擴大科學研究方面的創新。

EE Times:我的最後一個問題是,張忠謀先生當初是從香港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並在德州儀器(TI)工作很長一段時間;盧超群則是從台灣大學畢業之後,前往史丹佛(Stanford)大學深造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並在IBM工作一段時間後又回到台灣。您本人為何沒有離開過台灣求學?

陳:主要是因為我的家境不允許,我必須要一邊工作才能繼續求學,所以才會一直留在台灣。(編按:陳部長是出生於雲林鄉下的「田莊囝仔」,儘管並沒有「喝過洋墨水」,但他一路走來擔任教職又轉任公職,積極為培養新一代人才、推動台灣技術創新與鼓勵新創而努力,也走訪世界多國促進東西方人才交流、技術合作,他的國際溝通能力與世界觀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位所謂的「海歸」學人!)

(參考原文)

延伸閱讀
聚焦積極轉型蛻變中的台灣!

「聚焦台灣」(Focus on Taiwan)系列報導將陸續上線,敬請期待!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