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C全面由副轉正?

2019-05-22
作者 鍾琳,國際電子商情(ESMC)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企業為了降低衝擊,開始將國產IC從過去「備胎」的角色,轉為直接採用,全面實現中國國產替代化計畫…

據5月21日法新社最新消息,美國官員週一(5月20日)決定,將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實施,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其理由是,華為及其商業夥伴需要時間來升級軟體,以及處理一些合約義務問題。

最新一份檔案稱,推遲實施並不意味著美國總統川普基於國家安全發佈的禁令被取消,而是為了讓華為及其合作夥伴「有時間」來維護支援當前全面營運的網路和設備,包括軟體更新和補丁,以遵守2019年5月16日或者在這之前簽訂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約和協定。此外,美國商務部一名女發言人說,此舉旨在「防止現有網路營運和設備中斷」。

業內人士稱,此舉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在8月中旬前允許華為購買美國商品,為現有客戶繼續提供服務。而美方隨後還會不會「出爾反爾」,就得看中美雙方談判的最新結果。

20190522NT61P1
法新社報導截圖。

在這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貿易摩擦中,美國多次對中國IC產業進行打擊,但隨後很快延後禁令甚至取消禁令,實則是施壓雙方談判的戲碼。對此,中國企業除了等待國家層面的進一步談判以外,加強產業自身的抗壓力也迫在眉睫,包括了自研實力、議價能力、風險預估能力等。只有完全實現中國國產替代化,中國企業才有足夠的底氣制衡和還擊美國,無懼市場禁入、商業制裁甚至是最嚴重的「中斷供應」。

智慧型手機IC的中國國產替代品

近期,智慧型手機IC供應鏈備受關注。包括處理器晶片、基頻晶片、影像感測器、射頻前端晶片、類比/感測/離散元件、儲存晶片、FPGA在內的七項手機IC中,中國的自給率最高不超過25%,最低不足1%。

˙處理器晶片:憑藉華為海思、聯發科兩家,逐漸打破一家獨大的高通,自給率可達到22~25%;

˙基頻處理器晶片:高通、英特爾、三星群龍盤踞,中國則依舊由華為海思、聯發科撐起大樑,自給率達20%;

˙影像感測器:韋爾股份(豪威)、比亞迪電子、銳芯微、格科微迅速崛起,努力與索尼、三星、安森美等分庭抗禮,自給率可達12~15%;

˙射頻前端晶片:全球前四大企業均來自美國,分別是高通、Skyworks、Qorvo、Avago,一旦遭到禁運,聯發科、展銳、無錫好達、卓勝微等將會有更多表現機會;

˙模擬/感測/離散元件:主要由歐美企業主導,意法半導體、英飛凌、TI、ADI、安森美、Microchip、NXP都是龍頭企業;來自中國本土的韋爾股份、聖邦股份、聞泰科技(安世)、矽力傑、士蘭微、華燦光電(美新)、揚傑科技等近年也快速成長;

˙儲存晶片:市場上一直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頭,東芝、威騰電子也有所貢獻;雖說中美貿易對三星和SK海力士的影響不大,但兆易創新、紫光(長江儲存)、合肥睿力等國產儲存企業勢頭正旺;

˙FPGA:這是中國IC的「芯」病,自給率不到1%,目前的龍頭企業全部集中在美國,有賽靈思、英特爾、Microchip、 Lattice等,中國FPGA且看紫光國威(同創)、安路資訊、高雲半導體、復旦微電子等。

綜上所述,智慧型手機IC的中國國產自主率還是不高,尤其是價值度高的部分,市場話語權還是集中在歐美系品牌。所幸,國產IC企業的崛起程度頗快。

中國國產IC已集結

時至今日,中國國產IC上市企業高調崛起,晶片國產化概念板塊漲勢向好;尤其是華為晶片概念在5月20日全部逆勢漲停,華為在國產IC進程中的主導地位不言而喻。與此同時,中國「大基金」也開始募集第二期資金,募集資金約2,000億元,以補充晶片自研的巨大資金需求。

在此產業背景下,如何辨別中國國產IC企業的真偽優劣,成為採購的新挑戰。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國家在投資之前已經對這些企業已進行了嚴苛的評估工作,所以有「國家隊」加持的國產IC企業將會更可靠。

20190522NT61P2

20190522NT61P3

此外,對於「大基金」二期投資,以下十幾家上市企業也有望補充資金「血液」。

20190522NT61P4

本文為姊妹刊國際電子商情原創文章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