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實驗室 引領通訊產業技術發展

2019-06-20
作者 Anthea Chuang, EE Times Taiwan

何以教授在研究室中研發的成果只能一直在實驗室裡「孤芳自賞」,而不能為產業做出實質的貢獻?為何累積許多技術研發實力的大學教授們,不能走出實驗室,將研發的成果化為實際,並進一步領導產業的發展?

過去,某些人的觀念裡可能會認為,一位大學教授就好好教書、做研究就好了,不要想「不務正業」的出來創業,這會拉低教授崇高的形象。但這樣的觀念,早已開始被打破,何以教授在研究室中研發的成果只能一直在實驗室裡「孤芳自賞」,而不能為產業做出實質的貢獻?為何累積許多技術研發實力的大學教授們,不能走出實驗室,將研發的成果化為實際,並進一步領導產業的發展?

跳脫此窠臼思想的科技部,所主導的價創計畫,已成功協助11位學校教授走出實驗室。6月19日科技部價創計畫成果再添一樁——由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致毅所帶領的團隊,在科技部價創計畫協助下,將成立邁達微電子(Midasmicro),並獲得矽谷PYJ-Dynasty Venture投資。

20190620NT11P1

有鑑於行動通訊技術持續邁往超高速發展,尤其5G通訊技術即將於2020年在全球開啟商用服務,骨幹網路的傳輸速度也須不斷提升,才能與現有的4G及未來的5G行動通訊技術有最佳的搭配,進一步提升整體網路的傳輸效率。不過,光纖骨幹網路中的重要技術串列解串列器(SerDes)相關晶片,由於其設計門檻較高,市場大多把持在少數幾家大廠手上。

台灣在SerDes技術方面的研究並非不積極,而是面臨速度限制與電路設計瓶頸,導致光纖可乘載的資訊量大過通訊晶片轉換的速度問題難解。目前業界解決電路設計問題的方式是往更先進製程邁進,但衍生另一個晶片開發成本高且雜訊較多,無法全面滿足日新月異通訊市場的需求。不過,李致毅的團隊以累積20年的高階通訊晶片技術的研究實力,成功開發出28Gbps不歸零(NRZ)與56Gbps四階脈衝振幅調變(PAM-4)晶片。

李致毅表示,從基地台到電信機房、雲端資料中心,小到晶片間的傳輸,一切開端都有賴骨幹網路的傳輸,因此骨幹網路也須不斷追求更高的傳輸速率,為相關業者創造了許多市場機會。但先進製程雖然可以提升傳輸速度,但目前廠商採用的7奈米(nm)及其以下的製程技術,使得晶片開發成本相對高昂,即使傳輸速率因此提升,雜訊、效能與成本卻成了新的問題。

透過新的電路與統架構,李致毅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僅需使用28奈米、CMOS製程NRZ與PAM-4晶片。李致毅指出,雖然28奈米製程使得晶片整體體積稍大,但透過整合矽鍺(SiGe)與CMOS,邁達微電子的產品不僅提升了傳輸速率,更進一步降低了雜訊的產生、成本與功耗,因此,已獲得歐洲、日本與中國等網通業者的青睞。

現階段,邁達微電子主要業務鎖定在IP的授權,獲得PYJ-Dynasty Venture投資後,可望進一步將公司業務做大。李致毅透露,目前80%的業務在於IP授權,並透過半導體代工廠如台積電(TSMC)做出樣片出貨予客戶,未來,邁達微電子計畫是開發類似「公板」的設計方案,客戶僅需花一些時間微調部分架構,以符合其應用所需,即可進入生產。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李致毅在高頻通訊相關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值此產業對高頻相關技術的需求高漲之時,科技部認為李致毅團隊的研究不能再侷限於實驗室中,因此透過價創計畫,協助李致毅團隊能夠將研究成果「成品化」。且藉此機會更發現到,李致毅在高頻的研究成果可謂「獨步」整個通訊市場,其產品的特性,相關廠商望塵莫及。

因此,科技部瞭解到台灣有許多具備深厚科技研發底子的教授,透過價創計畫可讓教授們的研究對台灣科技產業有更多貢獻,甚至教授們的創新研究更可能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雖然協助教授從實驗室走出來到實際產品的問世「是一條難走的路,但這些成果將是台灣創新經濟的實際展現。」陳良基強調。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