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Arm與華為會議透露的「不變」訊息

2019-09-27
作者 關麗,EE Times China

中國國產SoC中,有95%是基於Arm處理器技術,由此可見Arm在手機CPU市場佔據著壟斷的市場地位。如果Arm真的斷供,其影響可想而知,幸虧好消息來了。

9月25日上午,Arm、Arm中國和華為海思三方各自的代表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公開握手。Arm表示在釐清了與華為的關係之後,有了明確的結論,不論是之前的V8架構,還是後續新的架構,從架構的角度來說,Arm是英國的技術,所以不會受到目前一些相關法規的影響。這對中國系統單晶片(SoC)業者而言,確實是個好消息!

20190927NT61P1
從左至右依序為:Arm IP產品事業群總裁Rene Haas、海思CIO刁焱秋及Arm中國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

這距離今年5月22日BBC報導Arm Holdings將暫停與華為的全部業務,已長達四個月之久。當時Arm指示員工暫停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在履行的合約,授權許可證和任何在商談中的合約」,以遵守最近美國的貿易禁令。Arm一度被傳出將會斷供華為,業界也猜測軟銀(Softbank)最終會服軟美國,選擇讓Arm斷供華為技術,而Arm官方始終對於斷供華為的說法「模棱兩可」,一直以來也沒有一個正面回應。9月25日終於趁三方閉門會議之際,在深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Arm公開表示,Arm和Arm中國可以供貨給華為海思,Arm其實也從來沒有斷供過華為。

各家媒體代表們顯然對當天的閉門會議很感興趣,Arm中國市場部負責人,也是Arm中國的發言人梁泉告知大家,這是內部的一次交流會,主要包括合作方面的一些探討,以及一些新產品的合作。但是,從此次Arm與華為閉門會議透漏了幾點「不變」的訊息,EE Times China將為讀者一一解讀。

不變之一:一直支持華為

從2009年,華為第一顆智慧型手機晶片K3V1採用Arm v5的架構到P30,以及Mate 30使用的晶片,均是基於Arm v8架構開發。今年1月,華為正式對外推出了新一代伺服器晶片Arm-based處理器——鯤鵬920(Kunpeng 920)。當時Arm決定中斷與華為的業務時,可以想像對華為有多大影響。

梁泉告知媒體,實際上,Arm與華為的合作一直持續中,而且從未斷供華為。同時,華為拿到Arm的合作授權之後,因為Arm的合作模式,不管是IP的還是架構的授權,客戶都可以拿到全套的原始程式碼和相關的技術支援,它們完全可以在技術上持續做自己的產品。從外面的公開訊息來看,包括華為的手機晶片、伺服器,以及發佈的新主機板計畫等,都在按部就班地執行,Arm也一直在持續在這些方面為華為提供支持。

不變之二:授權許可的模式總體上不會變

隨著RISC-V和MIPS等開放原始碼架構的興起,微處理器產業正在掀起變革之風。與RISC-V或MIPS相比,Arm不夠靈活。在現今的成本和上市時間壓力下,沒有人願意花費數月時間談判授權條款,而且據不少Arm的競爭對手透露,他們正在與更多的現有Arm授權客戶商談,這些公司都在尋求Arm替代方案,且與RISC-V或MIPS相比,Arm授權協議變得越來越複雜。使得Arm開始感受到壓力了,它能否扛得住對手的挑戰呢?或是有沒有可能完全取消授權許可費而尋求其他的收入模式?

梁泉表示,隨著產業精細化的分工,Arm是IP開放方式非常大的獲益者。他們一致認為在過去這麼多年裡,他們的商業模式、他們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方式,以及打造出來Arm在產業裡面的科技生態,其實都是非常成功的一個狀態。目前他們會繼續堅持他們對市場推廣和合作的方式,當然,業界也可以看到Arm其實有很多方面的創新,包括產品和合作模式方面。

Arm在今年7月對其授權模式進行了一些調整,推出了一項新計畫,允許SoC設計人員在獲得許可之前,使用廣泛的Arm IP進行實驗、評估和執行完整的專案。晶片廠商如果使用Arm的一種設計方案投產晶片,需要每年支付7.5萬美元的費用,如果每年支付20萬美元,則可以獲得不限數量的晶片設計方案。在晶片開始生產時才需要支付授權費和專利費。

該計畫是一個結構良好的防禦策略。這是Arm的一種新的開放原始碼替代方案,較小的公司雖然一直在探索RISC-V,但也可能因為受到較低前期成本的誘惑而使用Arm架構。通常情況下,合作夥伴和公司從Arm獲得個別元件的許可,並在他們可以使用該技術之前預先支付許可費。Arm預計新計畫不僅會為初創公司和其他新客戶提供矽設計機會,還會擴展現有合作夥伴。

關於競爭,Arm從不避諱,因為市場從來都是會有很多架構同時參與競爭與角逐。在今後,Arm還是堅持自己在整個架構、晶片設計技術的領先性,且發揮領先性作用,把它跟中國本土的晶片產業更緊密地結合。Arm一方面大力在發展自己,另一方面,該公司也希望在產業裡有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向前發展。

不變之三:全球標準、本土創新

經過華為事件,未來Arm中國對中國本土的IC設計上和支持目前沒有任何的調整,還是堅持「全球標準、本土創新」的理念。所以Arm會持續加大在中國本土的研發投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本土的晶片公司和企業。無論是從大的方向、還是從具體的策略上,都不需要做任何調整。

Arm中國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本土的晶片IP公司,現在與包括Arm及其很多客戶在內,都是非常深入的合作關係。Arm中國的使命也是逐步地推動本土研發,也就是說Arm中國會沿用並且跟全球先進的Arm技術保持一致的生態,並且會保持儘量一致的產品規劃。所以,在這方面,Arm中國與Arm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非常緊密的深入合作關係,這是國際標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中國本土創新的部分,Arm中國現在非常大力地投入本土創新研發,其招聘的研發工程師人數上升得很快,同時陸續也會有新的IP產品上市,來支援其客戶進行本地晶片的創新。

為什麼提倡中國本土創新的同時,要堅持全球標準?

Arm中國是獨立的公司,如果是在中國本土研發的產品,它們擁有專利權。這就是所謂的「本土創新」。整個生態的構建其實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這裡面不管是指令集還是架構,都是一個生態的基礎,全球化必定是未來的大趨勢。如果不全球化,第一,可能做很多重複的設計工作,甚至做不出來。第二,產品很難賣到全球的市場和生態系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進行本土創新,會擁有更多的智慧財產權、更多的控制力,在中國本土更適應市場產品的需求。透過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便能真正做出來或者是推動客戶一起做出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

比如Arm中國去年發佈的「周易」,這是一個人工智慧平台,也包括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晶片IP,這是Arm推動本土創新的一個重大舉措。目前,一些基於周易平台的使用場景已經實現,比如行車記錄、智慧停車、ADAS、安防、人臉辨識等。基於周易人工智慧處理單元(APU)的SoC產品最快會在明年中問世。而隨著終端場景的細化,Arm中國未來還會根據功耗、面積、使用場景、用戶擴展性等特性,在底層架構方面做出取捨和羧家化,推出不同版本的周易平台。

本文為EE Times China原創文章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