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AI新部門終於誕生!

2019-11-20
作者 Junko Yoshida,EE Times首席國際特派記者

據了解,Sony AI打算從全球各地延攬傑出AI工程人才;不過Sony尚未公佈新部門將會有多少研發人員與工程師...

日本索尼(Sony)日前宣佈成立人工智慧(AI)新部門Sony AI,負責先進的AI研發;藉由此舉,這家消費性電子巨擘企圖能與Google、Facebook等公司分庭抗禮,爭取AI人才與研發專案,目標是在不斷加速的全球AI競賽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Sony AI新部門從成立第一天就是全球性佈局,在日本東京、美國德州奧斯汀(Austin, Texas)以及某個未透露的歐洲城市都設有研發據點;該部門將於下個月正式開始營運,由Sony旗下電腦科學實驗室Computer Science Laboratories (Sony CSL)所長北野宏明(Hiroaki Kitano)掌舵,其北美據點則聘請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資工(CS)系教授Peter Stone坐鎮。

據了解,Sony AI打算從全球各地延攬傑出AI工程人才;不過Sony尚未公佈新部門將會有多少研發人員與工程師。而這個新部門並不是獨立的產品/業務事業,也不隸屬於Sony CSL,將扮演Sony集團基礎AI研發的中心,其研發成果由全集團的AI相關專案共享。

三大AI研發主題

Sony AI為其初登場定義了三個「旗艦」級的研發專案方向,分別是:遊戲(gaming)、影像與感測(imaging & sensing),還有美食烹飪(gastronomy);該公司表示,其目標是利用AI技術為Sony現有的遊戲與硬體技術(影像與感測器)添加價值。

AI以及視訊遊戲已經是「天作之合」。舉例來說,AI能在遊戲發表之前協助開發者進行測試,試玩發佈前的遊戲,以更快發現錯誤;此外,機器學習能提供遊戲內分析的有效工具,讓開發者研究玩家的行為模式,探索遊戲玩法中的「自動尋路」(pathfinding)功能,甚至實現遊戲設計的自動化。

在感測器業務方面,AI也注定將扮演要角。有鑑於Sony在全球CMOS影像感測器、飛行時間感測器等市場的領導地位,幾乎可以肯定AI將擴展Sony的硬體能力。如同許多專家預測,下一代感測器的「聖杯」,會是在網路的非常「邊緣」帶來智慧功能。

至於Sony所謂利用AI結果實現「美食烹飪」的部分,就讓人不太理解。一位該公司發言人提供了下面的視訊片段,並解釋:「這不是關於用AI取代廚師,而是廚師、機器人與AI之間的合作。」

一個AI部門為何讓Sony搞這麼久?

根據Sony的說法,Sony AI不只是將在整個Sony集團的業務單位催生AI技術,該組織也將進行「探索性的研究項目,包括AI道德。」

早在1999年5月推出機器寵物狗Aibo時,Sony就已經在將AI與情感整合到機器人中領先全球;Aibo在日語中是「好夥伴」的意思,也是「人工智慧機器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的英文首字母縮寫。

EE Times詢問Sony為何花這麼長時間才成立獨立的AI部門?該公司一位發言人表示,Sony多年來投入Aibo之外的一系列AI研發專案,他強調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在AI研發上的落後者,對於自家AI實力信心十足,甚至表示即使沒有廣為宣傳,但比起Google 或是Facebook的AI並不遜色。

藉由推出第二代Aibo,Sony最近開放其應用程式介面(API),讓軟體開發者能在Aibo機器狗平台上打造新應用程式;Aibo的月租模式服務還能讓用戶藉由無線下載軟體更新系統。簡而言之,Sony已經為其AI機器人開發了一個平台,也有產品、商業模式以及底層技術。

北野宏明其人

北野宏明為全新的Sony AI部門的掌舵人。
(來源:Sony)

將成為Sony AI掌舵人的北野宏明是一位領導級AI研究人員;他在1990年代中期就加入Sony CSL,目前是該實驗室的所長,並兼任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kinaw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OIST)教授。

Sony CSL是在1988年成立,以其獨立性與保密性聞名,在東京與法國巴黎約有30位研究人員;該實驗室所從事的研究專案並不一定與Sony的核心業務有關,原始的Aibo就是在這個實驗室誕生,北野也是開發團隊的一員。不過已經上市的第二代Aibo並不是由Sony CSL發表,而是另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

北野在繼續維持傳奇性的Sony CSL營運之同時,將接下管理Sony AI的新任務,其第一步就是引進世界級的AI研究人員與工程師;該公司預期,各項新計畫的推展需要多元化人才以及跨學科的方法。

去年於義大利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的一場演講中,北野展現了他在Sony CSL探索「針對重大問題之影響深遠解決方案的熱情。」(參考以下視訊)在Sony官網的簡歷中,北野指出他「在大學時研究粒子物理學,然後轉往電腦科學領域,特別是人工智慧研究,然後又投入研究大規模平行人工智慧、語音辨識系統以及機器學習。」

北野的博士學位論文是關於機器轉譯,題為「語音對語音轉譯:一種以記憶體為基礎的大規模平行方法」(Speech-to-speech translation: a massively parallel memory-based approach)。他的研究興趣非常廣泛,從機器人、生物科技到「系統生物學」(system biology)與人工智慧,在研究過科學領域的多個學科之後,他斷然認為:

「…顯然人類智慧可能無法處理生物系統的龐大與複雜性,以及為破解該系統而生成的資料;必須要開發人工智慧系統來協助人類進行科學研究,並加速科學探索的速度。這可能意味著科學研究本身的形式會轉變為人類與AI的共生活動。」

北野並非象牙塔裡的教授,為了加速AI與機器人技術的進展,他認為訂立一個遠大目標是關鍵;他的想法最後催生RoboCup專案,也就是開發一個完全自動化的人形機器人團隊,打算要在2050年的世界盃足球賽(FIFA World Cup)獲勝。而北野成為RoboCup基金會的創始主席。

Sony AI美國據點的掌門人Peter Stone。
(來源:Sony)

Sony AI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據點的掌門人Peter Stone,則是現任的RoboCup基金會主席;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資工系任教,是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與機器人領域的知名研究學者。他在大學官網上自我介紹是該校資工系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學習代理研究小組(Learning Agents Research Group,LARG)召集人,也是資工系的副系主任與該校Robotics Portfolio Program主任。

Stone表示,他的主要AI研究是「理解如何能最妥善打造出完整的智慧代理;我認為適應、互動與具體化(embodiment)是這類代理的基本要素。因此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機器學習、多代理系統(multiagent systems)以及機器人。」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It's Sony AI vs. Facebook, Google ,by Junko Yoshida)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