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手抖? 台美合作揭密謎樣顫抖症

2020-02-19
作者 Susan Hong, EE Times Taiwan

您拿碗、杯子的手會抖嗎?拿筷子想夾食物,手卻抖得更厲害?莫名手抖頭抖是怎麼回事?長久以來成因不明的顫抖症有解了!由台灣與美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率先找到「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

「原發性顫抖症」(Essse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主要表現在手抖、頭抖或聲音抖等動作型的顫抖症狀。這種疾病約佔一般成人的4%,老年人口更高達20%,是巴金森氏症的5倍,遺憾的是至今仍找不到致病成因。

在科技部的跨領域整合研究支持下,台大醫學院藥理所助理教授兼任醫師潘明楷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醫師郭昇翰組成跨國研究團隊,率先解開了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

潘明楷指出,原發性顫抖症儘管很常見,但疾病成因不明。這是因為利用大數據進行全基因定序時,不同的全基因研究找到的基因並不一致,而且還明顯涉及飲食習慣、抽煙等環境因素。此外,由於缺乏客觀的診斷工具,只能依賴臨床上的觀察而難以確定診斷,不但療效不佳也無從開發有效的藥物。

潘明楷說:「至今只有美國FDA核准的2種藥物,但其效果還不到50%。近年來逐漸採用手術治療顫抖症,例如在腦部深處視丘(thalamus)進行電極刺激或破壞,或是非侵入性的聚焦超音波,有助於減緩顫抖症狀。然而,這種手術治療一開始儘管療效佳,但幾年後效果會慢慢減弱。」

因此,研究人員透過哥大的完整腦庫,以及台大的活體動物研究與先進光電技術,先從顫抖症去世病患的腦庫尋找腦部病變,觀察到顫抖症特有的小腦結構與病變,開發出動物模式。接著,利用先進光電技術,以活體小鼠小腦電生理及光遺傳學技術(以光控制神經)進行神經機轉研究,找出顫抖症的神經迴路及共振異常,並進一步開發小腦腦波的臨床新技術,用於檢測並確診顫抖症病患的神經異常。

Esssetial Tremor research

研究人員先以動物實驗,證明小腦神經細胞的不正常共振,造成行為的顫抖。(來源:NTU)

研究人員發現,在顫抖症病患的小腦細胞中,控制神經連結的GluRδ2蛋白表現降低,導致小腦CF神經纖維過度增生,使得小腦神經細胞產生過強連結從而過度共振,造成顫抖症狀。如今,透過新開發的小腦腦波技術能夠偵測到小腦神經的共振異常——檢測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生物標記,有助於顫抖症的臨床診斷及藥物開發。

相較於以往觀察大腦的診斷方式,這項研究首創以小腦檢測異常共振,並證實為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初發表在國際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Esssetial Tremor research, Sci

原發性顫抖症致病機轉。(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此外,研究中所開發的動物模式以及小腦腦波技術也被美國、日本等國際藥廠導入,用於顫抖症新藥的開發。如今,由於找到了成因,潘明楷預期「對症下藥」的新藥「至少會有7成以上的療效」,至於GluRδ2蛋白設計基因治療方法,更有助於逆轉GluRδ2蛋白缺損。

活動簡介
未來寬能隙半導體元件會在哪些應用成為主流?元件供應商又會開發出哪些新的應用寬能隙元件的電路架構,以協助電力系統開發商進一步簡化設計複雜度、提升系統整體效率?TechTaipei「寬能隙元件市場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的關鍵供應商一一為與會者解惑。
贊助廠商
訂閱EETT電子報